法门寺地宫手工打造金箔厚度只几微米

2011年10月10日 10:16 463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金属器皿

n787m698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丝织品上,运用“缠金线”工艺制成的龙的图案。
                  m909
                                     显微观察下,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缠金线”。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盛唐真丝制品,被誉为“中国唐代丝绸的宝库”。是缠金线的织金锦和蹙金绣最为珍贵的使用。那么,今天俗称“捻金线”的传世工艺,盛唐时是如何制成,用的是何种工艺?考古人员进行了破解。


  手工打制的金箔薄到2.4微米
  盛唐时期丝织品罕使用金箔,只有皇家才能例外。现代显微观察分析下,法门寺地宫出土大量纺织品残块,慢慢“解构”,原来工艺结构分为金箔层、芯线材质。
  通过考古人员对法门寺出土丝织品专项研究表明,金不是纯金,含15%左右的银成分。将它打制成很薄的金箔,裁成细条后,缠绕在芯线上。金箔的厚度薄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只有2.4微米至5.8微米。缠金(银)线的直径在0.3毫米至0.6毫米之间。“这么薄的金箔中间居然没有加东西,打制中很容易断裂。”省考古研究院总工程师杨军昌说,金韧性不好,越薄越脆,所以宋以后金箔中间都会加纸,一是为了节省成本,二是为了加强韧性。
  本次研究揭示了唐时工艺特点,并对该类文物的劣化机理、保护修复方法、保存环境等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该成果对唐代金属和丝绸工艺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


  捻金工艺来龙去脉有待破解
  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皇室供奉的丝锦织品有700余件,包括了锦、绫、罗、绢、缣、纱、绮、绣等,印花贴金、描金、捻金等工艺反映了唐代丝织工艺最高水平。
  因为地宫潮湿的地下环境,法门寺塔身几经坍塌重建,地宫中整摞放置的丝织物屡受砸压,因此研究还发现,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缠金线的保存状况大多很差,有扭曲、纠缠、断裂、破碎等病害形式。丝织品上用金箔制成的金丝(金线),传世至今。不同朝代工艺不同。杨军昌告诉记者,在上世纪60年代,用真金白银的“缠金线”工艺还在使用。现在已经出现替代工艺,“化纤加铜粉”更加节约成本。
  这次研究显示,俗称的捻金工艺,在唐时应该是“缠金线”。那么,这个技术是不是最早从唐朝开始,到了宋代以后的工艺又有什么变化?“唐时金箔在商代早期就有,研究有望继续下去。”杨军昌告诉记者,接下来要通过再研究宋代以后的丝织品上的“缠金线”工艺,才能逐步理清这一工艺的发展脉络。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dhaniscuber.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