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紧铁矿石融资或释放大量库存

引发价格重挫风险

2014年04月15日 11:14 179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中国政府打压以大宗商品支持的融资行为,可能令目前蛰伏在该国各个港口数以千万吨计的铁矿石猛然涌进市场,从而导致铁矿石价格出现新一波大跌。
  分析师和交易商警告称,如果由于钢铁需求疲软而令铁矿石价格下挫,促使银行收缩对铁矿石为担保品的贷款并导致被迫出售,则那些利用大多未对冲的铁矿石来融资的投资者可能面临风险。
  中国政府收紧信贷已经导致买家在最近几周违约大约3亿美元的大豆进口合同,而对于铜融资协议可能不再行得通的担心,则帮助推动铜价在3月跌至三年半低点。
  因钢材价格大跌,铁矿石价格在3月曾经在一天之内重挫8%,创下17个月低点;虽然此后价格已经反弹,但中国钢材消费前景脆弱,以及港口铁矿石库存规模庞大,意味着其价格或将再次遭遇重创。
  上周中国港口的铁矿石库存超过1.08亿吨,接近纪录高位,足够建造将近1,200座纽约帝国大厦。
  “大规模的危机已经过去,但由于库存很高,铁矿石面临的跌价风险仍在,”大华继显证券的资深矿业分析师Helen Lau表示。
  “一切都取决于未来钢材需求回升的速度,在我看来需求将温和回升。”
  铜和橡胶等大宗商品通常会作为融资之用,交易商或投资者利用大宗商品融资借钱,把资金投资在不动产等高报酬领域。
  但北京当局信贷紧缩已促使投资人转向铁矿石来融资。熟悉这项操作的产业消息人士估算,约有3,000万吨或35亿美元的库存如今与融资挂钩。
  交易商和分析师表示,中国去年末以来铁矿石进口之所以激增,融资交易是主要的推手。不过,他们警告,铁矿石不太可能成为融资优选。
  和铜矿不同,在港口的铁矿石大都未经对冲,这意味着以铁矿石为担保品的筹资无法锁定价格,仍有面临价格下跌的可能性,增加了被迫出售的风险。
  中国钢铁厂和铁矿石交易商甚少使用对冲,在经过40年每年对铁矿石进行定价后,产业近几年仅转为现货定价。
  大连商品交易所甫于六个月前成立中国唯一的铁矿石期货市场,国外交易所则发现很难说服中国市场透过更完备的铁矿石互换合约来进行对冲。
  “我没听说有很多中国交易商在进行对冲,”一国外铁矿石交易商表示。
  一名上海交易商并称,中国钢铁厂及贸易商利润不高,且不习惯付出成本为其仓位进行充分对冲。他的公司从未为港口库存进行对冲。
  “由于现金紧绌,我们没有额外资金在期货市场做对冲。”他说。
  **存储和价格议题**
  与此同时,铁矿石价格的波动也特别剧烈。
  铁矿石已从3月的跌势中回升近12%,但今年以来累计跌幅仍达13%;铜价的涨跌则相对较平稳。
  “最终持货者全面押注,赌另一方的人将有能力支付,然后将那些货脱手。”麦格理证券驻上海分析师Graeme Train表示。
  “以铁矿石而言,很难对冲,且价格波动可能很大,所以那是个大风险。”
  和用途多样的铜不同的是,铁矿石只用于制钢,且存储上有问题。
  大华继显的Helen Lau指出,铁矿石不能存放太久,否则会氧化,品质会变差。
  一名有一船货在港口存放达一年的交易商说,铁矿石也占去港口很大空间,如果港口想移动那些货或是腾出空间,可能提高费用。
  每吨铁矿石价格约为116.90美元,远低于铜价的大约6,700美元,因此仓储和物流成本在总体价格中的占比更高。
  “这并非十分划算,”一家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资银行消息人士表示。
  据高盛的数据,中国目前以大宗商品为担保品的未到期贷款规模高达1,600亿美元,约相当于该国短期外汇贷款的31%。
  中国目前打击高风险的影子银行活动,并控制放贷,来为备受产能过剩困扰的行业瘦身。这些举措令钢铁行业受到冲击。
  中国许多银行大幅减少了对这些行业的放贷,最高降幅达到20%。这也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举措之一,政府力图改变过去30年来依赖廉价信贷,来维持每年两位数增长速度的局面。
  一些交易商称,信贷环境进一步收紧,部分银行拒绝为铁矿石和煤炭等行业开立信用证。
  上海一家交易商称,一名买家最近被中国一国有大银行拒绝开立信用证,但可以在另一家银行搞到贷款。
  “我们在香港的银行一直警告我们,中资银行未来可能会拒绝再开出信用证,”他说。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dhaniscuber.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