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大宗商品话语权离不开场外市场
2014年07月17日 10:11 154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相关新闻
过去几年,由于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我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也迅速增加。近日,瑞银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过去的十年当中,中国内地对大宗商品和原材料的进口增长了三倍。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国对大宗商品需求强烈,但在定价权上,中国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例如,在有色金属领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消费市场,在黑色金属领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但“中国一直未能摆脱‘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的尴尬处境,最主要的原因是定价权不在我们这里”,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在日前生意社举办的“2014(半年度)中国大宗商品市场高峰论坛”上表示。
据了解,过去在谈到中国大宗商品定价权问题时,业内人士普遍把外汇管制看作是中国大宗商品话语权缺失的原因。“因为外汇管理,中国的内地期货市场不管有多大的交易量,都影响不了国际商品市场的价格”,另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直言。不过,在他看来,外汇管制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更多的原因在于大宗商品场外市场的不发达。
他进一步解释称,目前中国大宗商品定价主要参照国际上ICE、LME以及CME等大型交易所。以有色金属为例,有色金属的价格主要参照LME价格,而LME采用的是场内定价、场外交易模式,并且是24小时无间断报价。“即使是闭盘的时候,他们也有OTC继续在线下进行,而国内交易是在固定的时段,这个时段之外是没有价格形成的。”该人士直言。
另一方面就是做市商制度。据介绍,目前中国大宗商品定价很多都是参照期货价格,但国内期货交易所采用的是撮合的交易模式,而国外交易所采用的是做市商模式,或OTC模式,这两者在结算方式上有本质的区别。
在价格形成方面,撮合模式与做市商模式也有很大的区别,“撮合模式下交易商力量分散,同时裸控机制使得持货方并不占据绝对优势,而做市商模式下,场内会员力量集中,容易形成一致价格”。
在上述人士看来,中国要解决定价权问题就要正确认识做市商制度,“我们不能只看到做市商不好的一面,还要看到它好的一面”。他同时表示,我们要合理利用做市商在定价机制上的特点,发挥中国大宗商品市场体量巨大的优势,形成对国际商品价格的影响力,从而逐步改善定价权缺失的问题。
(来源:期货日报)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dhaniscuber.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