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与百姓生活的前世今生
2015年01月12日 10:52 2805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金属器皿 作者: 孙臣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从古时的青铜礼乐,到如今的铜制用品,艺术造型赋予铜以生命,铜艺以其独有的方式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过千载,从民间铜质用品、雄伟的铜质建筑,再到兼具形意之类的铸铜雕塑,铜艺始终与我们我们的生活相伴。
我国古代的青铜艺术铸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及其精美绝伦的造型和装饰技艺,成为世界艺术宝库的奇葩。在古代,铜被制成各种精美饰品供与达官贵胄享受,以示地位尊崇。那时的铜制品仅是以单独的形态出现在生活中,典型的代表青铜重器、铜镜。铜镜最早是在商代用来当祭祀的礼器,都是王和贵族才能享用。到西汉末期,铜镜才慢慢走向民间,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三国两晋时期,铜器作为一种实用工艺品开始大规模走入寻常百姓家。通过近些年的考古挖掘中不难发现,这一时期的墓葬陪葬品多以铜制日常生活器具为主,如釜、礁斗、勺、酒樽、耳杯、洗、灯、炭炉、熨斗、唾壶等。铜艺器具种类繁多,铜艺制器具已越来越平民化。
从五代至明清,铜器铸造业进入没落阶段。从出土的这一时期铜制器看,除大量的铸造货币、铜镜,以及宗教造像外,仅有少数日常生活用具,可见铜已慢慢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或者说占据范围变小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宋代的铜器制造业以及其他制造行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使得百姓对于生产材质的选择空间得到拓展,尤其是瓷器业的快速发展,对铜器制造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所以,铜制品并没有延续平民化、生活化的发展路线,使用范围有所缩小。明清时期,铜制品的平民化的路线走入最终衰落,铜成为上等人家里才会出现的东西,富丽堂皇,彰显地位。到了民国时期,因政治、环境因素的影响,铜制品走向冰封时期。
新中国成立,国家经济呈现复苏和跨越式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突破常规,寻求新生,其中就包括铜艺术铸造行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幅增长,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使得青铜艺术铸造事业蓬勃发展,也让铜工艺品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从佛像法器到民俗雅玩,铜以其独特的方式重新进入寻常百姓家。
尽管如此,铜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却出现了微妙变化。一方面,少部分经济实力雄厚的人群把铜看作财富的象征,走高端收藏路线。如收售青铜器、明制宣德炉等,价格不菲;一部分企业还在延续铜材料在建筑装饰方面的应用,发展铜门、铜墙、铜桥、铜塔等,走集团采购路线。而作为市场消费的主体,80后、90后的家藏却鲜见铜艺术品。究其原因,则不出“款式老套”、“价格昂贵”、“华而不实”3点。
目前已有很多铜艺企业开始重视铜艺术品生活化的应用与开发,这一变化迎合了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符合现代都市生活的消费需求。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设计的个性化、铜工艺品的功能化、材料的多元化和价格的平民化4个特点。正是这一变化,使铜这一承载中华传统文化与历史内涵的独特金属得以再现光辉。工艺美术大师郑东平2013年提出“铜艺生活”的概念,设计的铜茶具、铜酒具、铜文具、铜桌椅、铜家饰风格独特,有的古韵厚重,有的则简约时尚。如一款玫瑰花的仿生作品,叶片和花枝是传统铸铜的厚重、沉稳,花瓣则是骨瓷的轻盈、圆润,且成本低廉。类似这种铜与瓷、铜与陶、铜与木等多材料的结合为铜材料的应用重新开辟了一片天地。
铜工艺品生活化的发展历史是悠久的,无论是商周时期的初步形成,还是两汉时期的发展,再到三国、两晋时期的鼎盛,直至明清时期的没落,铜工艺都以其独有的方式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使得铜工艺技术在历史的长河中越磨练,越纯熟。因为与生活化的结合,使得我们在观赏的层次上做到实用,同时与我们的生活更加贴近,使铜工艺品本身的价值得到更多的体现,会越来越得到大众的青睐。所以,当产品服务于生活,即是拥有了价值。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dhaniscuber.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