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稀缺矿产贸易政策需跟随时代步伐前行
2017年01月04日 9:2 746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其他稀有金属 作者: 童莉霞
近两年,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制造业不景气,世界矿产市场持续低迷,稀缺矿产品也受到严重影响。一方面,下游行业需求疲弱,欧、美、日等主要消费国需求增速明显降低,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全球稀缺矿产业前期投资的新增产能陆续释放,使市场供需格局由供不应求转向供过于求;再加上美元走强、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下滑的影响,令稀缺矿产品价格普遍走低。其中稀土金属价格在2014年下跌了40%,2015年又进一步下跌了28%,钨、锑、锡价格也跌至低谷,而国内市场同样也面临需求萎缩、产能过剩、成本上升等一系列问题的严峻挑战。由于2011年稀缺矿产品价格暴涨,各地纷纷新上马了一大批新的生产线,使得产能倍增,尽管国家在上游开采领域实施管控措施,但因法规不健全,监管不到位,非法开采仍屡禁不止,一些私矿开采的原料充斥市场,加剧了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在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政府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积极实施绿色发展,企业的环境治理费用不断上升,人工、土地成本也持续上涨,这些都给矿产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部分企业甚至陷入亏损,从长期来看,这种环境和要素成本的上升很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
纵观近30年中国稀缺矿产贸易政策的发展和实施效果可以看出,我国在每一段时期出台的政策,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经济和贸易活动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这些政策也都往往缺乏对整个产业和市场发展的长远考虑,同时政策本身带有较强的主观性,缺乏对客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市场环境、资源环境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并忽视了贸易伙伴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已经不可能再采取单方面的管制措施来控制贸易发展,改善贸易条件的根本途径应当是通过技术进步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来带动出口贸易结构的改变,并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来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的议价能力。特别是在当下,全球矿产品市场需求低迷、生产供应过剩,而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成本上升的新形势下,我们应当更加致力于国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生产源头加强对稀缺矿产资源的管控。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应对措施:
要严格把控上游开采环节的准入门槛,强化部门监管职责,加强许可证管理,严控不合理的开采,对未达到国家标准的企业坚决关停、整顿,淘汰落后产能。同时要积极运用资源税、环境税等WTO规则允许的调控手段,通过提高税率、增加成本的方式压制采矿投资冲动,控制稀缺矿产生产的盲目扩张。
要加快推进稀缺矿产加工环节的产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改变我国稀缺矿产冶炼分离企业散乱小的局面,并要引导产业向精深加工发展,支持发展规模大、产品附加值高的高精尖类稀缺矿产出口加工企业,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要强化海关监管,规范出口秩序,特别是在稀缺矿产市场进一步放开的大背景下,要严格控制走私等非法出口行为,并要尽快成立稀有金属行业的卖家联合体,建立稀缺矿产出口价格协商机制,避免企业之间的低价竞销。
要加大对稀缺矿产基础领域和生产领域的研究和投入,特别是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国家应通过财政、税收或设立专项基金等手段,鼓励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以及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对外合作,同时要做好对稀缺矿产资源和环境的动态监测,以保障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要完善法律法规,强化资源产权制度,制定《稀有矿产资源保障法》,以法律的形式夯实对稀缺矿产的保护,对于私挖乱采、违法违纪,以及政府监管不利的行为予以严厉的惩治。
总之,新时期的贸易政策应当是更加开放、透明、规范、稳定的政策,也应当是使我国稀缺矿产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我们应当在多边贸易规则的框架下,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地方利益与中央利益、以及中外利益之间的关系,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中,以更加客观、冷静的心态看待市场的发展,作出明智的选择。
责任编辑:淮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dhaniscuber.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