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以稀为贵全球钴市场开启“扫货”模式
2018年03月06日 8:23 2003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钴 作者: 李峒峒
蛰伏多年的钴市场,终于谱出了惊人的一曲。回顾2017年,锂电池所需的重要原材料——镍、钴行业风起云涌,妖“镍”价格极具波动,钴价更是一路上扬,不断突破业界“想象”,甚至2017年也被称为“钴”稀之年。进入2018年之后,钴价依然不断上涨,接连刷新价格高点。钴价走高的同时,市场供求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张。
随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方向的转变,三元电池正极材料需求成为钴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受限于产能、地域等因素,钴市场供应依然存在缺口,据统计,2017年全球钴供应量为108504吨,全球钴消费量为113324吨,缺口4820吨。正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极具敏锐性的资本市场,自然不会错过钴这个投资标的。
钴价疯涨
生产企业不见货款不发货
钴价一路上扬,在这样的市场价格刺激下,钴行业企业的生产情况又是怎样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在戊戌年春节前夕,记者走访了甘肃、江苏的几家钴制品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钴是一种小金属,应用领域主要包括电池材料、超级耐热合金、工具钢、硬质合金、磁性材料等,同时也是新能源电池的重要材料。2017年年初以来,钴产品的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产品供不应求。
甘肃兰州金川科技园公司副总经理陈文福告诉记者,他们的主打产品四氧化三钴,也从2017年初的每吨15万元,上涨到现在的每吨40万元左右,上涨了近2.5倍。
江苏润捷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青林表示,2017年1月,钴的原料价格是16万元/吨到17万元/吨,现在原料的价格是45万元/吨。钴粉的价格2017年在20万元/吨,到今年2月时基准价已经上涨到了65万元/吨。同时,她表示,2017年以前,他们会给客户一定的账期,付款方式也以承兑为主,但现在对客户的要求是款到才能发货。经过了2016年和2017年这两年的发展,钴市场的购买方式也发生着变化,在此前还会有收不上尾款的事情发生,而现在是款到发货。2018年一季度开始,出现了客户会提前2~3个月打30%~50%的定金到生产企业的现象。因为他们担心订不到货。由此可见,钴市场的火爆程度。
江苏南京寒锐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客户对今年的价格有一个持续上涨的预期,所以他们在2017年年底的时候,已经把订单基本上锁定了。而在这些企业的客户中,订单增长的主要来源的是新能源动力电池和材料企业。而且进入2018年以来,随着三元电池材料需求增加,虽然上游产能会在2018年有所释放,但依然供不应求。梁杰说:“2018年,我们已经在2017年产能的基础之上扩大了一倍,但还是不能满足市场对钴原料的需求。”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钴业分会秘书长徐爱东分析表示,2018年,钴市场价格增长势头还是在的,而且,今年钴的消费量预期也是上涨的。同时,业内也要注意当前高位运行的钴价,对钴生产商扩产的刺激作用,后市需关注钴市场供求变化。
中国钴消费量全球居首
钴资源储量仅占全球1%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显示,钴是锂电池正极最常见的金属材料之一。当前电池材料占钴总消费量的60%左右。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动力电池产能逐步放量,作为重要上游原料的小金属——钴,成为备受瞩目的涨价标的。钴在地球的资源分布极其不均,并且开采难度大,只有2%的钴可以直接开采,其余98%都是作为镍和铜矿开采的副产品而生产的。目前,全球已探明陆地钴储量为700万吨,其中一半左右分布在中非铜钴矿带中,其中刚果(金)钴储量为340万吨,占世界储量近50%。但是,中国钴资源具有开采意义的储量仅占全球的1%左右,钴原料大部分依赖从海外进口。2018年1月,刚果(金)下院通过新矿业法提高税费和矿税,将金属钴和钽归类为“战略资源”,进而将被收取5%的专利税,比此前2%的税高出一倍以上。这导致了钴的市场稀缺与价格坚挺。
金川集团资源资本国际部副总经理马建青表示,我国的钴资源量十分匮乏,因此,国内的钴企业,特别是对利用钴加工产品的企业需要走出去。而在十多年前,中国企业就开始到非洲布局钴资源。
作为较早布局海外的企业,金川集团在非洲布局的生产基地和当地著名的矿业公司联合,进行资源项目的收并购。特别是在刚果(金)金川公司有4个矿山,共有接近500万吨的铜金属量和36万吨的钴(金属)资源量。
金川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从2002年就开始在非洲寻找钴金属资源,并在2012年1月完成了对南非梅特瑞斯公司全部股权的收购。梅特瑞斯公司在中非铜钴成矿带拥有5个铜钴矿项目。收购完以后就成为了金川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收购的当天就退市,但是退了以后,该公司仍然是按照上市公司的机制在模拟运行。运行到2013年,金川集团把这个公司又整体注入了在香港上市的金川国际。
据了解,2016年11月22日,上市公司洛阳钼业发布公告,已经斥资26.5亿美元收购自由港麦克米伦公司,位于刚果(金)的某铜钴矿的56%股权投资,并由此跻身为全球最重要的铜生产商之一和全球第二大钴供应商。此外,其他的A股上市公司华友钴业和寒锐钴业也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在非洲进行铜钴矿资源的布局和相关加工业务。
作为较早一批进入刚果(金)的民营企业高管,江苏南京寒锐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房利刚表示,大一点的矿山基本上不是在国家矿业公司手里面,就是在西方比较大的公司手里面,那个时候中国企业的矿山资源很少。而他们最初去的目的也只是建厂,然后将原料运回国内。
从无到有,十余年来,他们克服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逐步摸索出符合自身特点的钴资源开发模式。房利刚说:“我们是以提供资金或提供机械、技术这两种方式,帮助供应商和业主。把矿山开采工作建立起来,这样的话基本上就满足了我们在矿山租赁开采上面的一个链条,把它整合起来,就变成了我们长期在刚果(金)生存的,这样的冶炼企业的一个重要的、可靠的,也是稳定(获取资源)的途径。”
中国企业在刚果(金)的发展情况,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钴业分会秘书长徐爱东介绍说:“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是通过股份的一些收购。第二个就是通过一些工程换项目,在国外的工程项目有其他的合作,最后对方是以一些资源来支付工程款。另外,也有一些长期在国外做投资,直接收购当地的矿山。”
钴业上市公司
股价上涨最高超20倍
2017年3月初,正值钴价格持续暴涨行情之时,主营钴相关产品的寒锐钴业登陆深交所,立即迎来资本广泛追捧,接连录得19个涨停板。受基本面向好支撑,寒锐钴业并未在上市大涨后出现明显回调,股价一路震荡走高,迅速成为次新股中的领头羊,2018年1月26日,寒锐钴业盘中最高报319.98元/股,创历史新高,较发行之初的12.45元/股,涨幅已达20余倍,成为了有色板块乃至A股的最高涨幅股,被称为“A股大牛”。此外,华友钴业、洛阳钼业2017年全年涨幅也相当惊人。而狗年首个交易日,A股钴资源概念股领涨市场,华友钴业、寒锐钴业等5股涨停,大资金接近5亿元抢筹,随后相关概念股攻势不减,2月23日,洛阳钼业再涨8.23%,鹏欣资源等个股也持续上涨。Wind数据显示,节后第一周仅有的两个交易日中,中信镍钴指数涨幅达到11.09%。
就这一现象,梁杰说:“不光是寒锐钴业一家公司,在2017年资本市场所有公司的表现,在整个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的板块都表现得非常好。寒锐作为次新股可能受关注的程度相对来说比他们更要高一些,这个也是对寒锐的认可,对我们也是一种督促,我们将更好地去做好主业。”同时他表示,纵观新能源电池的发展,新能源需求越来越旺盛,从需求角度来看,钴价的走势他认为还会进一步往上。
进入2月份以来,国际钴价持续走强。在港股市场,洛阳钼业、金川国际等钴业概念股也是一路上扬,股价纷纷创出近4年以来的新高。相关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钴制品业务,公司还将进一步布局与钴相关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其中,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得信表示,有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这些前面的产品。“所以我认为就是打造我们有色金属新材料,也就是电池材料的完整产业链现在是具备条件。而且我们一定有布局,大部分项目现在正在实施。”
尽管2017年钴市价格一路狂涨,钴市利好消息不断。需求面上有新能源汽车持续大幅增长带动钴消费增长,供给面上,刚果(金)局势动荡,影响了钴资源供给。但利好消息的同时,也存在风险。在国际巨头大量收购金属钴,炒高钴价的同时,也造成了钴价过快上涨的风险,同时,美国对我国锂电池的调查减少了锂电池的出口,从而也限制了对钴的需求。
此外,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钴消费量将达到8万吨,动力电池占比约32%,全球钴消费量将达到15万吨,动力电池占比约29%。相比相关上市公司的乐观预期,徐爱东表示,虽然2017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再次创下历史新高,但是部分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已经出现退坡,补贴今后将逐渐减少的市场预期,将对钴价走向产生影响。
钴争夺战白热化
制造商入场直接交易
此前有媒体消息,苹果公司正在洽商首次直接从矿企长期购买钴。苹果是世界上最大的钴的最终用户之一。在此之前,苹果一直把钴的采购留给其电池生产商处理。此次苹果直接介入钴资源采购,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苹果对于钴的需求将长期保持稳定甚至增长。
钴是制造锂电池等新型电池必要的金属原料,广泛应用于电动车、3C消费电子产品、航空精密设备等领域。在全球钴消费构成中,电池材料占比最高,占比近60%,我国钴消费构成中,电池消费占比78%,主要应用于手机、照相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
事实上,由于自然界钴矿常与镍、铜等矿藏伴生,开采成本高,产能难以有效释放,加之钴金属储量极少,主要集中在刚果(金)、澳大利亚和古巴,全球分布极其不均。同时,由于目前最大钴生产国刚果(金)局势动荡,使得全球钴资源供应链十分脆弱。因此,苹果等国际巨头纷纷寻求稳定的钴矿供应就不足为奇。
苹果并不是第一家寻求稳定钴资源供应的国际巨头,大众、宝马等各大车企近年来也纷纷涉及钴资源端以保证材料供应。大众表示目前正在推动建立一个长期的供应合同保障,从而避免材料出现短缺。2017年12月初,大众已邀请钴原料生产商到沃尔夫堡总部展开会谈。宝马也正与钴等电池原材料供应商们举行会谈。
随着钴价上涨和钴供应缺口的扩大,特斯拉、宝马、大众等科技企业和车企也纷纷下场,直接参与到这场钴资源争夺战中。
责任编辑:周大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dhaniscuber.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