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将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

2023年11月22日 16:18 1401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作者:

近日,《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在第十五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发布。

新型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应对极端事件、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报告》全面阐述了新型储能的战略地位与重要作用,介绍了产业发展现状,针对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应对建议。

进入“十四五”时期,新型储能应用场景、技术路径逐步成熟,应用领域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在电源侧,新型储能能够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在用户侧,新型储能能够降低用户用电成本。

从市场角度看,截至2022年底,全球已投运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45.7GW,年增长率80%。在我国,截至2022年底,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3.1GW。

从技术角度看,新型储能中,锂离子电池技术成熟度最高,产业链最完善。液流电池和压缩空气储能目前已初步具备规模化应用的条件;飞轮储能、重力储能、钠离子电池随着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目前已具备应用基础,示范应用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超级电容器目前处于实验室到技术验证阶段,产品已具备示范应用条件。

从成本来看,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成本约为每瓦时0.8~1.0元,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接近75%,造价约每千瓦5000~6000元,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成本大约每瓦时2.5~3.0元。

围绕新型储能的产业规划发展、市场机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国家和地方已形成完善的配套政策体系。新型储能通过新能源配储能、火储联合调频、独立储能、用户侧储能等多种形式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现货市场、容量市场、中长期市场。

当前,新型储能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资源制约、安全风险、成本疏导等。此外,新旧能源接力步调不一,国际贸易环境多变也可能给新型储能发展带来诸多风险。

《报告》提出,新型储能是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之一。展望未来,预计2030年,全球电池储能装机容量将增长至6亿kW。2050年,全球装机容量将增长至31亿kW。根据国家电网的预测,我国2030年非抽水蓄能的装机将达到1亿kW。2060年,非抽水蓄能装机将达到10亿kW。

《报告》建议,重视科学规划,统筹考虑风光水火储的协调发展。在安全基础上,兼顾储能系统的稳定性、功能性、灵活性、协调性,安装的位置和容量,避免项目重复建设。积极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现货市场。特别要重视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对产业发展的重大影响,从光伏等产业的发展中吸取教训,未雨绸缪,提前准备好应对策略,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张雪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adhaniscuber.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